近日,佐敦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佐敦在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4%至85.71億挪威克朗(約合60.8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9%至18.9億挪威克朗(約合13.3億元人民幣)。
佐敦財報指出,第一季度的積極銷售表現得益于所有部門的銷售增長。除裝飾涂料部門外,銷量是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裝飾涂料部門的增長主要來自高端產品銷售的增加和積極的區域組合效應。所有地區均為銷售增長做出了貢獻,其中東北亞地區表現領先,中國和韓國強勁的新船建造活動推動了船舶涂料銷售的增長。
與2024年相比,第一季度營業利潤增長3.9%,主要原因是銷售額和毛利的增加,毛利率與去年同期相比僅略有下降。此外,由于去年第一季度的營業利潤中包含了由埃及鎊貶值引發的2.52億挪威克朗的貨幣損失,因此今年同期總成本的增長相對較低。
佐敦加碼中國市場
佐敦作為全球領先的裝飾涂料、船舶涂料、防護涂料和粉末涂料制造商之一,在全球涂料市場占據著重要地位。集團在全球擁有67家公司和40個生產基地,員工超過10,600人。佐敦產品通過自有子公司、合資企業、關聯公司、分支機構、經銷商和分銷商覆蓋100多個國家。2024年,佐敦集團銷售額達342億挪威克朗(約合242.6億元人民幣)。集團下設四個業務部門和五個地理區域,總部位于挪威桑德菲杰。
從細分業務來看,裝飾涂料是佐敦最大的業務部門,占比36%,2024年銷售額為120.8億挪威克朗(約合85.7億元人民幣);防護涂料占比34%,銷售額為115.07億挪威克朗(約合81.5億元人民幣);船舶涂料占比23%,銷售額為76.39億挪威克朗(約合54.2億元人民幣);粉末涂料占比7%,銷售額為25.49億挪威克朗(約合18.1億元人民幣)。各業務部門的均衡發展,使得佐敦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和風險。
從地理區域來看,歐洲及中亞(ECA)營收占比32%,2024年銷售額為109.09億挪威克朗(約合77.2億元人民幣);東南亞及太平洋(SEAP)營收占比27%,銷售額為91.82億挪威克朗(約合65.1億元人民幣);東北亞(NEA)營收占比18%,銷售額為62.86億挪威克朗(約合44.5億元人民幣);中東、印度及非洲(MEIA)營收占比19%,銷售額為64.19億挪威克朗(約合45.6億元人民幣);美洲(AM)營收占比4%,銷售額為9.79億挪威克朗(約合7億元人民幣)。佐敦在全球各地區的廣泛布局,為其業務的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市場在佐敦全球戰略中的重要地位。佐敦自1983年進入香港市場,1993年正式深耕中國大陸。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在華設有6家子公司、2大生產基地(張家港、青島)、7個辦事處、1個研發中心和1個培訓中心,業務覆蓋6大區域。
其中,佐敦涂料(張家港)有限公司作為佐敦在華的獨資企業,成立于2004年4月。其涂料生產基地總投資額超過7000萬美元(約合5億元人民幣),注冊資本達5000萬美元,占地面積126,900平方米。該基地不僅是佐敦全球最大的單體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達10億升,還設有區域研發中心和培訓中心,為佐敦在中國市場的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提供了保障。
今年3月份,佐敦與張家港保稅區正式簽署高性能涂料項目投資意向書,擬投資2億美元(約合14.5億元人民幣)建設年產20萬噸的高性能涂料生產基地。這是該集團繼2004年設立張家港工廠后,時隔21年再度加碼該區域,凸顯其對中國市場的長期信心。該基地的建成預計將進一步提升佐敦在中國的產能。
未來展望
佐敦今年開局良好,公司預計2025年銷售額將繼續保持正增長。盡管預計2025年的營業利潤率將低于前幾年,但利潤仍有望保持穩健。雖然預計未來三個月原材料成本將保持持平,但銷售價格方面的競爭壓力預計將導致毛利率逐步下降。
同時,中美貿易戰給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供應鏈效率、通貨膨脹和外匯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盡管到目前為止,較高關稅對佐敦業務的影響有限,但涂料市場的前景總體上變得更加不確定。
不過,佐敦的商業模式具有高度的地域多元化特點,直接接觸美國市場的比例較低(銷售額占比<1%)。此外,該商業模式基于本地生產,過去已證明其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具有韌性。因此,佐敦對其長期戰略和持續盈利增長的前景充滿信心。